▍開始 WFH 之後,你和「室友」的感情,變好還是變差了呢?
⠀
⠀
在台北工作的明子(本篇皆為化名),依照既定安排回老家陪爸媽,豈料週末宣佈疫情升級,公司開始 WFH,就這樣留在南部。
⠀
⠀
剛得知要 WFH 時,媽媽和她都很開心:似乎已經很久很久,沒辦法和家人這樣相處了。不懂女兒為什麼要在台北打拚的媽媽甚至覺得,體驗一下南部的生活,說不定女兒就會返鄉了。
⠀
⠀
但隨著時間過去,明子也才發現,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樣貌真的已經很不同。工時較為彈性的她,午餐也很彈性,現在每天十二點一到,媽媽就會提醒:要吃什麼?過去進辦公室的時間,直接轉為進食時間,身體還很難適應,就連食物類型也還在調整中,「媽媽覺得我身體不好,每餐都煮麻油,已經不知道吃了第幾餐。」
⠀
⠀
在台北工作時,常和媽媽分享大小事、彷彿朋友的明子,覺得回家住似乎觸動了媽媽的另一個按鈕:「已經很久沒和媽媽一起住了,沒想到她在媽媽的角色裡還很嚴重。我只要還沒決定要吃什麼,她就會想好午餐、晚餐要吃什麼。但我平常一個人住的時候不會很在意什麼時間要幹嘛。那天甚至問我,早上要不要叫你起床?晚上會趕我去睡覺。」
⠀
⠀
她常和面前這位已經操勞一生的女性說,「妳可以不再要當媽媽了嗎?」
⠀
⠀
閱讀全文 ➤➤ https://bit.ly/3x2zCJU
⠀
⠀
對從家裡到公司單趟通勤要一小時的毛毛來說,WFH 省了不少通勤的時間,但這幾天下來,還是很難適應家庭和職場的混淆狀態。忙碌的毛毛和伴侶之間有默契,家裡是舒心的場所,除非不得已,能不帶工作回來就不帶。
⠀
⠀
習慣辦公室裡一片安靜、大家以訊息溝通的毛毛,很快發現家中小小書房的限制。先生的工作以電話為主要溝通管道,時常一整天就在電話裡協商、討論、吵架,「我就會覺得他很吵,想說 Hello???現在空間有兩個人耶。」
⠀
⠀
但對話中,她也體驗了對方未曾表露的辛苦。「以前只是聽他抱怨工作上的事,但實際聽到現實狀況,還是會發現,啊,原來他經歷的是這樣的事情。」
⠀
⠀
「我們認識很久,也很了解彼此個性,都是想幹嘛就幹嘛的人。但在工作對話裡就可以聽出來,他必須把心裡很衝的東西壓抑下來。聽到另一半為了工作必須妥協的話語,是比較不習慣的。」
⠀
⠀
對於無論是已婚或同居中的伴侶,Miro 對 WFH 的研究顯示有將近一半(49%)的人都認為 WFH 讓親密關係變得更好(雖然也有 12% 的人表示,關係變得更糟),只能說密集的相處讓我們更了解對方的方方面面,特別是,愛情之外的那些。
⠀
⠀
⠀
▍WFH 期間,我們重新做室友:那些與伴侶、爸媽、室友再相處的小事 ➤➤ https://bit.ly/3x2zCJU
⠀
▍𝘽𝙄𝙊𝙎 𝙢𝙤𝙣𝙩𝙝𝙡𝙮 #傘開計劃 —— 三款設計傘,手刀收藏 ➤➤ https://bit.ly/3ckngVh